北斗智联-AI数字座舱总成申报2025第七届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
时间:2025-07-24 16:34
来源:盖世汽车
阅读量:18831
申请技术丨AI数字座舱总成
申报领域丨智能座舱
技术描述:
3nm先进制程与异构计算架构
采用3nm芯片,集成CPU、GPU(Mali-G710 MC10)及APU(APU 690)的异构计算单元,实现性能与能效比的双重突破。其APU算力达46-55 TOPS,支持本地运行5B以下参数端侧大模型(如LLaMA-2、DeepSeek-R1),推理效率较传统NPU提升30%。
多系统融合与安全隔离
支持Android 15+Linux双系统并行运行,通过Hypervisor技术实现硬件资源动态分配,确保关键功能的实时性与安全性。例如,仪表盘运行Linux系统,中控娱乐基于Android,两者资源隔离且互不干扰,满足ISO 26262 ASIL-B功能安全标准。
多模态交互与沉浸式体验
集成4K120Hz显示驱动引擎,支持三屏异显,结合10bit色深与HDR10+认证,实现影院级视觉效果。音频方面,支持28通道输入+32通道输出,实现多音区精准分离与沉浸式声场控制。
舱内AI全场景覆盖
通过整车智驾系统融合视觉感知,支持驾驶员状态监测、舱内乘客行为识别(OMS)及手势控制。例如,系统可识别驾驶员疲劳状态并触发接管提醒,或通过手势滑动切换音乐曲目,交互延迟低于200ms。
独特优势:
端侧大模型性能突破
基于APU算力,可本地部署5B以下大模型,实现自然语言问答、场景化服务推荐。实测显示,模型推理速度达15 tokens/s,响应延迟较云端方案降低80%。
多屏协同与显示技术
支持9K120Hz超高清显示,通过动态带宽分配技术,三屏同时渲染时GPU负载控制在70%以内。例如,主驾屏显示导航与ADAS信息,副驾屏运行3D游戏,后排屏播放4K视频,三者帧率波动小于3%。
AI语音与视觉融合交互
搭载多麦克风阵列与远场语音算法,支持方言识别及连续对话(最多16轮上下文理解)。视觉交互方面,集成4路800万像素摄像头,实现舱内乘客情绪识别(准确率92%)与儿童遗忘检测。
成本与可靠性优势
内置4G/5G基带模组,集成T-Box功能,较外挂方案降低BOM成本25%。通过AEC-Q100认证,在-40℃~85℃极端环境下,芯片结温温升控制在15℃以内,MTBF达10万小时。
应用场景:
智能座舱的端侧大模型、多屏协同与显示、AI语音与视觉融合交互等场景。
未来前景:
AI数字座舱系统将在2025年实现量产,并逐渐在10-18万车型率先形成规模化的应用,依托高算力和高集成特性,为AI上车的普及推广可以起到积极作用,并且相关的摄像头、算法、生态服务等产业也会迎来扩展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