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星辰汽车网
  •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    • 首页
    • 车图
    • 导购
    • 用车
    • 行情
    • 试驾
    • 资讯
    • 车企
    • 选车
    • 排行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内容

    Seeds时驾科技完成亿元A轮融资,产业资本领投,智能悬架国产化进程全面

    时间:2025-07-12 12:40 来源:盖世汽车 阅读量:5307   

    7月11日,时驾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战略融资。本轮融资由星源资本和产业资本联合领投,同济大学科创基金跟投,平湖经开区国有资本(平湖国投)提供产线落地支持。此次融资将重点用于年产50万套先进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以及第三代全主动悬架关键技术研发。随着产业资本的注入,时驾科技一举跃升为国产智能悬架赛道的标杆性企业。

    引领行业技术变革,开启中国集成闭式路线新篇章

   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,「智能移动第三空间」 概念深入人心,驾乘舒适性将成为用户刚性诉求,智能悬架也将从“高配”转变为“标配”。时驾科技专注于智能悬架控制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,中国首发集成闭式空气供给单元,具备算法、软件、硬件、结构、测试验证在内的全栈开发与量产能力。其核心团队汇聚来自同济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及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精英,均拥有超过十年主机厂及国际零部件行业一线研发与项目交付经验。怀揣着“定义时代驾乘,成为智能化时代下的新大陆”的初心,时驾科技这群年轻的 90 后创业者,正朝着“跻身世界百强供应链,成为空气悬架领域的中国标杆”这一宏伟目标全力冲刺。

    成立仅 3 年,时驾科技凭借智能悬架核心控制算法软件、独家专利等多领域的卓越技术创新,成功推出中国首例「八合一集成闭式空气供给模块」与「全主动悬架」两大开创性成果。在核心技术上,其首创千段调节自适应天/地棚控制等软件算法,大幅提升复杂工况下的驾乘体验。凭借产品、架构、算法、集成四大维度的深度布局,时驾构建全栈闭环优势。从首创集成闭式系统突破性能瓶颈,到集成CDC/MRD双模控制模块实现精准阻尼调节;从适配400/800V高压平台方案拓宽性能边界,到千段可调阻尼算法赋能个性化驾驶,持续引领行业技术革新。

    空悬平权化成为标配,打开百亿蓝海赛道

   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,空气悬架技术正迎来技术变革和市场延展的重要窗口期,逐步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全球电动化、智能化趋势推动其由“选配”向“标配”,由高端走向普及转变。根据华安证券的研究报告,国内空气悬架市场渗透率已从2023年上半年的3.3%加速增长,预计2025年将达到15%,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70亿元。以年复合增长率超36%的速度快速扩张,已成为智能底盘中的高景气增量赛道。

    在技术由「半主动」向「全主动」、结构由「分离开式」向「集成闭式」、合作模式由「集成定点」向「打散合作」演变的趋势下,智能化时代的软件技术为传统悬架赋予灵魂——它能自适应地在各种工况下主动调节悬架软硬,让驾驶更柔顺、更智能、更高效。与此同时,闭式系统的集成化演进实现了显著的成本下探与性能提升,渗透至20 万级别车型,催生出全新的百亿级增量赛道。随着国产化进程加速,外资垄断格局正被打破,越来越多本土供应商涌现。而时驾科技凭借核心专利及率先实现闭式产线量产落地的能力,已成为行业赛道中的领军者。

    凭借硬核实力,公司已与多家一线主机厂建立合作,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。面对减震路、颠簸路等复杂路况的严苛考验,其产品在平稳性、舒适性与操稳性等维度表现卓越,最终凭借综合优势脱颖而出,成功斩获订单。依托成熟的 One Box 平台及灵活可扩展的软硬件体系,时驾持续强化产品力与工程交付能力,加速融入主流主机厂核心供应链。目前已与多家主机厂达成合作,接连获得多个国内一线头部OEM重点项目SOR及定点,技术成果正加速向市场转化,公司正快速提升产品部署广度与市场影响力。

    产能落地,大批量交付在即

    目前,位于浙江平湖的核心生产基地即将完成整线搬迁与升级,项目总投资额近亿元,该基地计划于 2025 年 Q3竣工投产,届时企业规模化交付能力将上一个新台阶。同时,公司正积极探寻国际市场的新机遇,以加速推进品牌的全球化布局。在市场拓展方面,时驾科技已启动海外布局战略。正如创始人乌伟民所言:“面对行业内卷,危机中总有机遇,中国零部件出海势在必行。”

    生态共创共赢,智能悬架赛道的超级合作者

    在智能悬架赛道上,时驾科技以“生态共创共赢”为核心,争做连接产业上下游的超级合作者。在空气悬架领域,我们联动上游的空气弹簧、压缩机等核心部件供应商,协同中游的系统集成商与下游的整车厂商,通过技术标准共建、研发资源共享,打通从部件创新到整车适配的全链条,让空气悬架技术更高效地落地于各类车型。时驾科技始终以开放姿态链接各方,在协作中推动技术突破,在共赢中构建未来出行新生态。

    星源资本总经理贾琨表示:作为始终聚焦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的坚定践行者,我们对时驾科技在智能悬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深感振奋。时驾团队在智能悬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,产品和技术极具创新性;且时驾团队行事果断并充满韧性,一路以来集结了全球化、多元化的上下游产业伙伴。我们坚信,凭借现有的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,时驾科技必将在空气悬架赛道持续深耕和成长,成为智能悬架赛道的标杆企业。

    AUTO HUB创新加速营校长王丰斌: 时驾科技作为加速营优秀创新企业的杰出代表,在智能悬架赛道上展现了硬核技术实力与巨大市场潜力。成立仅三年,便成功推出中国首例「八合一集成闭式空气供给模块」与「全主动悬架」两大开创性成果,其核心算法与专利布局更是引领行业技术革新。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,国产零部件企业正以技术突破改写行业格局。时驾科技近日完成亿元级A轮战略融资,大步推进智能悬架国产化进程,可喜可贺。以“成就新汽车人”为使命的AUTO HUB,多年来聚合国内汽车行业优质创业企业,构建起涵盖融资服务、产业对接、助力企业成长的体系化培育生态,时驾科技作为加速营孵化的标杆案例,不仅标志着其在空气悬架领域的技术突破获得市场认可,更彰显了AUTO HUB培育体系对创新企业的赋能价值。

    同济创业基金秘书长兼同济科技园副总经理张震表示:作为同济创业基金支持的优秀企业,同时也是同济汽车产业联盟的重要成员,时驾科技的快速成长与本次A轮融资的成功,令我们同济科技园倍感自豪与欣慰。 我们见证了时驾团队从技术理想走向产业落地的坚实步伐,其核心技术的突破与量产能力的构建,正是同济系硬科技企业创新精神的典范。我们将持续为时驾科技提供全方位的赋能,助力其在国产智能悬架领域勇攀高峰,加速实现‘跻身世界百强供应链’的宏伟愿景。

    时驾科技创始人兼 CEO 乌伟民表示:“自创立伊始,正是得益于各方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与信任,时驾才得以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。公司始终将‘技术迭代能力’和‘规模能力’作为核心竞争力,深耕智能悬架赛道。我们坚信,未来10年,全球百强供应链中定会出现一家中国的悬架代表企业。面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,我们团队朝着这个目标奋力前行。”

    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    热门推荐

    • 极致运动风格现代IONIQ6N全
    • 宜商宜家全能搭档25款凯翼昆仑以
    • 地平线陈黎明:中高阶智能驾驶拐点
    • 美股异动携手Switchboar
    • 从“政策供给”向“生态构建”转变
    • 云煤能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.
    • 全国首座高铁大跨度网状吊杆系杆拱
    • ShanghaiPass卡首次境
    • 科学与健康1935.3克“月背土
    • 医用酒精的“敌我不分”引热议,全

    热点推荐

    • 财政投3亿元支持老年助餐服务,我

      近日,民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自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已完成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

    • 民用无人机标准再升级,全国现存无

    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自去年6月起,陆续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民用无人机研制相关国家标准,成效显著。

    • 现代汽车N品牌推出专属购车计划,

      -源自赛道的现代汽车N品牌,为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亲身感受其赛道基因,现针对ElantraN和

    • 现代汽车IONIQ 6 N(艾尼

      -2025年7月10日(伦敦时间),在现代汽车N品牌成立十周年之际,于2025英国·古德伍

    • 科技感十足北京现代ELEXIO内

      近日,北京现代ELEXIO内饰官图正式发布。新车是全新电动车专用平台的首款车型,定位紧凑级

    热门资讯

    理想L7正式申报定位大五座中大型SUV

    理想L7正式申报定位大五座中大型

    • 热点推荐 Penfolds奔富2021年份
    • 热点推荐 联发科技携手谦川打造天玑智能座舱
    • 热点推荐 保时捷全球上半年销量公布新能源车
    • 热点推荐 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六周年东台沿海绘
    • 热点推荐 日媒:日产降低纯电动汽车生产占比
    • 星辰汽车网 | 网站地图 | RSS订阅
    • 星辰汽车网-未经本站允许,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。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:linghunposhui@sina.com
      Copyright ©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辰汽车网 star.cxxxc.com 版权所有
      沪ICP备20220177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