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D 在过去六个月内飙升了 50% 以上。华尔街似乎终于意识到了这个关键事实:AMD 正在缩小与英伟达的差距。
首先,从技术层面来看 —— 这一点在二季度已经很明显了。既然技术差距在缩小,接下来 AMD 在市场份额上追赶自然顺理成章,估值方面也会如此。在分析师看来,AMD 在未来两年有望翻倍。
AMD于 8 月 5 日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,营收超出预期,并上调了业绩预期。然而,数据中心业务的表现确实乏善可陈,同比增长仅为 14%。

但这背后有明确的原因。
由于受到 MI308 出口管制的影响,数据中心收入环比下降 12%。
目前这些管制已解除,意味着 AMD 现在可以恢复对中国市场的销售。
展望未来,还有更多令人兴奋的事情。例如,AMD 正在缩小与英伟达的技术差距。
从竞争角度来看,MI355 在关键训练和推理工作负载方面达到甚至超过 B200,并在关键工作负载方面提供与 GB200 相当的性能,同时成本和复杂性显著降低。对于高端推理,MI355 的每美元代币收益最高可提高 40%。
这清楚地表明 AMD 正在缩小与英伟达的硬件差距,这是个好消息。
英伟达的多头可能会说,CUDA才是真正的差异化优势。但在软件方面,AMD 也在大步追赶。
我们宣布对 ROCm 7 进行了重大升级……与上一代产品相比,其推理和训练性能提高了 3 倍以上,并增加了对大规模训练、分布式推理和低精度数据类型的支持。
ROCm 7 是 AMD 版的 CUDA,公司显然投入了大量资源,要把它提升到与主要竞争对手相当的水平。
由乔治?霍茨创立的 AI 公司 Tiny Corp 也认为,AMD 在软件上的差距正在缩小。
从逻辑上讲,随着 AMD 缩小技术差距,其市场份额将会扩大。
目前,其份额约为10%,相信未来五年这一份额还有翻倍的空间。
据估计,到 2029 年,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790 亿美元。到 2030 年,如果采用同样的 27% 的增长率,则意味着 TAM 达到 4840 亿美元。
以 20% 的市场份额来看,到 2030 年数据中心的收入将接近 1000 亿美元。这远高于目前的收入预期,而且利润率也将更高。
让我们简单一点,仅根据数据中心的收入来评估AMD的价值。到2030年,这一收入将达到968亿美元。
AMD 的市销率目前略低于 10,而英伟达的市销率接近 30。这是有道理的,因为英伟达是市场领 导者,利润率更高。
然而,考虑到我们现在纯粹比较的是AMD和英伟达在数据中心的收入,30%的市盈率不太合理。但我们绝 对可以采用15%的市盈率。这将使我们的估值达到近 1.45 万亿美元。
上述估值意味着到 2030 年 AMD 的数据中心业务价值可能超过一万亿美元。这还不包括该业务的其他部分。
这是乐观的估值吗?或许吧。
数据中心的收入呈指数级增长。
AMD 可能会获得市场份额。
我们可以稍微调整这两个数字,但基于这两个核心事实,我们很难不看好 AMD。
除此之外,AMD 和IBM刚刚达成了一项量子计算协议。
该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创建可扩展的开源计算平台,将量子处理器与传统 CPU、GPU(图形处理单元)和 FPGA(现场可编程门阵列)相结合。
这里最 大的风险是我们高估了数据中心的增长。目前的投资似乎表明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但资本支出周期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发生转变。
此外,竞争日益激烈,英特尔未来也有可能会侵蚀AMD在PU市场的份额。
最后,出口限制问题也会对AMD业绩有所影响。
总而言之,如果你相信人工智能革命,很难不看好AMD。该公司正在追赶英伟达,即使市场份额只是小幅增长,也会带来收入的爆炸式增长。